close

內容來自sohu新聞

“雙創”加減法:為創業減負同時為創新加碼



“雙創”如何做好加減法

深化改革,提供一站式服務,為創業“減負”的同時為創新“加碼”。

文/《財經國傢周刊》記者 張曙霞

“推動創新驅動發展”是“十三五”規劃的重要任務和目標。創新也成為五中全會公報中出現頻次最高的關鍵詞。

“創新驅動發展”的提出,是事關國傢經濟穩增長與結構轉型的戰略考量。10月19日,2015年前三季度經濟數據出爐,6.9%的GDP增速創下2009年二季度以來最低季度增速記錄。經濟下行壓力不斷加大,在未來五年乃至更長的經濟發展周期中,作為創新驅動核心抓手的“大眾創業、萬眾創新”被寄予厚望。

近一年多來,國傢層面為扶持“雙創”,政策紅包不斷。10月21日,國務院常務會議確定完善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政策,推動企業加大研發力度,並決定在全國推廣國傢自主創新示范區部分所得稅試點政策,推進結構調整。

如何引導社會更好地理解“雙創”?各部門如何通過深化改革為創新創業提供一站式服務,並在為創業“減負”的同時為創新“加碼”?10月23日,中國政府網和新華社《財經國傢周刊》、瞭望智庫聯合主辦的文津圓桌研討會,國傢工商總局、稅務總局、科技部、銀監會的相關負責人,與企業界代表以及專傢學者就此展開瞭深入討論。

為創業“減負”

“零成本”創業並不是一句口號。在不少創業園,一個房間有若幹張桌子,一張桌子就是一傢初創企業;有些電子商務經營者雖沒有辦公實體,但通過商務秘書公司提供服務,可以正常經營⋯⋯

據國傢工商總局公佈的數據,今年前三季度,全國新登記市場主體1065.5萬戶,新登記企業315.9萬戶,比去年同期分別增長15.8%和19.3%。其中,小微企業(註冊資本2000萬元以下)達305.18萬戶,占新登記企業總數的96.62%。隨著雙創工作的持續推進,小微企業“鋪天蓋地”格局逐步顯現。

很大程度上,這得益於商事制度改革的持續深化,“創業”門檻不斷降低。

“工商部門為企業的出生、成長以及退出市場提供一整套的制度安排。”國傢工商總局企業監管車貸嘉義布袋車貸局局長馬夫介紹,為推動“雙創”,工商總局進行商事制度改革,提供便利的開辦企業的服務。例如,將註冊資本實繳制改為認繳制,先證後照改為先照後證,推行“一址多照”、“一照多址”,等等。

馬夫表示,今年年底,登記環節將推出“三證一號”,工商部門給每個初創企業一個終生號,這個號相當於企業的“身份證號”,不用再到稅務和質監部門辦理,由工商一個部門直接受理即可。

“寬進”的同時,“嚴管”也在有序推進。馬夫認為,如果放松監管,可能會出現劣幣驅逐良幣的現象,“嚴管也是創造公平的環境”。例如,自年檢制度改為年報制度以來,工商部門對企業采取信用管理。據瞭解,企業2013年年報的公示率為87.55%,2014年度年報公示率為85.12%,均高於商事制度改革前2012年83.86%的年檢率。

“另外,我們加強事中事後監管。事中監管又強調部門的協同,從而提升監督效率。”馬夫表示,今年9月份,工商總局聯合發改委等37個部門聯合會簽的《失信企業協同監管和聯合懲戒合作備忘錄》正式公佈,拓展和豐富瞭工商部門經營異常名錄和嚴重違法失信企業的限制領域和懲戒措施,建立起失信企業“一處違法、處處受限”的信用監管框架。

稅收減負也直接有力地促進瞭小微企業的成長。根據國傢稅務總局[微博]初步統計,今年上半年共減免小微企業增值稅、營業稅399.7億元。

“可以說,現在80%以上的小微企業是免稅的。”國傢稅務總局政策法規司副司長劉合斌介紹,為支持創新創業,稅收優惠政策分普惠式和特惠式。

針對所有初創期小微企業,有普惠式扶持政策。一是暫免征收營業稅和增值稅的小微企業范圍由月銷售收入不到2萬元擴展至3萬元。

“這一政策惠及對象非常廣。”劉合斌表示,以西部某省的一個區為例,有小微企業2680戶,起征點提高到2萬元,納稅戶剩下370萬戶,起征點提高到3萬元的時候,隻剩163戶。

二是稅收優惠。財政部、國傢稅務總局9月初印發《關於進一步擴大小型微利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范圍的通知》規定,自10月1日起至2017年12月31日,對年應納稅所得額在20萬元到30萬元(含30萬元)之間的小型微利企業,按50%的所得額和20%的稅率納稅。

“針對特定人群(大學生、農民工、下崗職工、殘疾人以及科研人員等)和特定行業(科技型企業)的創業,我們也出臺瞭一系列特惠式稅收扶持政策。”劉合斌強調,對於科技型企業,稅收扶持一直在不斷加碼。

例如,對於創業投資類企業,采取股權投資方式投資未上市的中小高新技術企業2年以上的,可按照投資額的70%在股權持有滿2年的當年抵扣其應納稅所得額。劉合斌透露,這一優惠將延展到私募基金,相關政策很快會出臺。

“稅收對技術創新、或者技術產業升級的扶持是最紮實,最突出的政策之一,而且不可能減少隻會增加,在廣度、深度上將惠及更多企業。”劉合斌表示。

劉合斌認為,接下來,要想讓創業創新的洪流真正湧現,政府還要繼續做好減法:一撤“屋頂”,即從正面清單管理轉向負面清單管理,給予創新企業更廣闊的發展空間;二撤“墻壁”,即加強部門聯動、信息共享、整合理順職能,從而切實做到“一站式”管理;三撤“桌子”,即從事前審批逐步轉向事中事後監管。

給創新“加碼”

除瞭減負,如何為創新做好加法,也是當前“雙創”需要考慮的問題。

研討會上,專傢學者們的一個共識是,當前“雙創”的問題在於創業多、創新少,且過多地集中於互聯網領域,而能源、材料、環保、生物制藥等方面還有很大的潛力有待發掘。

“如果說以前的國傢科技計劃體系使我國科技發展在深度上取得瞭很分享貸款比較最新相關資訊介紹大的進步,那麼當下的雙創則在廣度上提出新的要求。”科技部高新司副司長曹國英認為。

回顧過去幾十年的實踐,曹國英指出,在創新方面,國傢高新區取得瞭非常好的成績,還應成為雙創的主要據點。例如,2014年,129傢國傢級高新區實現營業總收入22.9萬億元,同比增長14.4%,園區增加值(GDP)6.6萬億元,占全國GDP的10.4%,而且高新區每萬名從業人員擁有發明專利100多件,約為全國平均水平的10倍,但單位產出能耗僅為全國平均水平的一 半。

曹國英表示,科技型的創新企業,除瞭與傳統領域創業面臨一樣的風險外,更多的風險則來自於技術成熟度和技術放大的問題,即技術在轉化過程中有一系列風險會影響產品能否順利產出以及參與市場競爭,“這需要成熟的天使投資和風險投資隊伍來支持引導”。

針對當前創業創新融資體系尚不健全、相關的金融扶持政策的落實協調不到位等問題,銀監會政策研究局副局長廖媛媛透露,下一步銀監會將出臺投貸聯動指導意見,鼓勵並從制度上規范銀行通過投貸聯動支持雙創企業融資,保障初創期或成長期的中小科技型企業資金供給的持續性。指導意見將在投貸雙方的項目篩選、利益分享、風險共擔、風險補償等方面確立明確的制度安排。

廖媛媛還認為,當下“雙創”的創新是一個從下而上的體系,但實際上要結合從上而下的模式,讓真正具有國際競爭力或科創實力強的核心大企業帶動上下遊千千萬萬的中小企業,再帶動毛細血管的小微企業實現產業鏈的創新。

其實,不少企業正在行動。例如,騰訊北京公司總經理劉勇介紹,自2011年騰訊開放平臺以來,已經誕生瞭20傢上市企業、50位億萬富翁、400萬款應用。與此同時,騰訊今年要在全國建25個線下眾創空間,總面積超50萬平方米,實現線上線下的聯動。“政策的配套會對新業態有很大的影響,要給予更多的包容和發展空間,還應創新管理的模式,不能用管馬車的規章去管蒸汽機車。”劉勇指出。

為適應新時期要求,傳統企業則通過要素的重整、流程的再造以更加適應市場化競爭。據一方集團副總裁劉永旺介紹,該企業正在推行內部合夥人制度,實施股權激勵計劃,將員工的積極性調動起來,激發其創新活力。

對此曹國英認為,大企業將創新平臺開放給廣大創客,創客圍繞其產業鏈的創新的成功率大大提高,這一模式應進一步推廣。

“有些領域的創業創新需要大環境、大資源和大政策聯合主導,例如制造業2025的轉化;有些創新,可以靠民間試錯來引領,能否存活交由市場決定。”劉永旺認為。

新聞來源http://finance.sina.com.cn/china/20151102/113123651582.shtml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tephe8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